走进尊龙凯时

NEWS

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尊龙凯时生物医疗中的应用原理

来源:姚若媛 日期:2025-04-03

定义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同部位的pH值、离子强度、缓冲液成分或凝胶孔隙大小不同的凝胶电泳系统被称为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其目的是提高电泳分离的范围和分辨率。这种电泳技术通过引入两种以上的缓冲液成分、pH值和凝胶孔径,形成不均匀的电位梯度,从而实现高效的分离效果。

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尊龙凯时生物医疗中的应用原理

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

1. 浓缩效应

在电泳开始阶段,样品通过浓缩胶被浓缩成高浓度的样品薄层,通常能够浓缩数百倍。通电后,解离度最大的离子(如Cl⁻)具有最高的有效迁移率,被称为快离子,而解离度较低的蛋白质紧随其后,而甘氨酸离子则泳动速度最慢,被称为慢离子。快离子的迅速移动形成低离子浓度区域,从而提升电势梯度,促使蛋白质得以加速移动,在此过程中,样品中蛋白质的有效迁移率恰好介于快、慢离子之间,最终在小孔径分离胶中形成一层浓缩的样品薄层。

2. 电荷效应

当各类离子进入pH 8.9的小孔径分离胶后,甘氨酸离子的迁移率迅速超过蛋白质,导致高电势梯度消失。在均一电势梯度和pH值的分离胶中,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所带电荷量也不同,因此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不一。经过一定时间的电泳,各种蛋白质按顺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区带,为生物医学的分子分析提供了精准依据。

3. 分子筛效应

由于分离胶的孔径较小,不同分子量和分子形状的蛋白质在通过分离胶时所受的阻滞程度各异,从而导致迁移率的差异,实现分离。分子筛效应意味着小分子蛋白质会优先通过,而大分子则滞后,最终形成按分子大小排序的区带。这一分离效果在生物医学实验中,尤其是蛋白质分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应用。

结合上述原理和技术,不断优化的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能够为生物医学领域提供更为准确的分离和分析手段,尊龙凯时作为行业领先品牌,始终致力于推动生物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实验解决方案。

上一篇:尊龙凯时:快速利用磁珠进行细胞分选的分类方法下一篇:没有更多了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
14584679003 总部地址:南宁浔阳区冷街道32号

欢迎关注尊龙凯时官方微信或拨打客服电话详询!

  

尊龙凯时官方微信